2025年9月22日下午,青浦区2025年度教育科学研究重点课题与青年课题开题论证会在上海政法学院附属青浦崧淀中学隆重举行。会议特邀徐汇区教育学院德研员、正高级教师张鲁川,原青浦区教育学院学生德育发展中心主任李国强,以及校办学顾问丁永禄三位专家莅临指导,青浦区教育学院教育科学研究中心科研员杨彦星主持会议,两项课题的全体成员全程参与。
论证会上,我校党支部副书记陶芳琴首先就重点课题《“大思政课” 建设背景下厚植中学生家国情怀的路径研究》作开题汇报。汇报围绕 “大思政课” 政策要求与中学生家国情怀培育的现实需求展开,详细阐述了研究背景意义、核心概念界定、研究目标及四大培育路径,同时介绍了研究方法与推进计划。
随后,金恬老师针对青年课题《指向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初中英语视听说教学策略研究》汇报开题思路。该课题紧扣《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文化意识”要求,以沪教版六七年级英语新教材为蓝本,聚焦视听说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痛点,汇报了现状调研计划、教材跨文化元素分析框架、教学策略设计方向及成效验证思路等。
三位专家对两项课题的价值与前期准备给予肯定,并分别提出针对性建议。针对重点课题,专家建议:一是优化“国家认同、文化自信、社会责任”三维度逻辑,确保层次递进;二是将“数智育人”定位为辅助手段,融入其他培育路径;三是简化研究目标,聚焦“路径构建”核心。
针对青年课题,专家强调:一是紧扣“教学策略”核心,精简前期调研与教材分析的表述比重,避免内容分散;二是开发跨文化交际能力评估工具时,需整合现有成熟模型并结合学生实情,避免循环论证;三是建议采用 “横向分工”(按策略类型分工)替代 “纵向分工”(按研究阶段分工),确保研究衔接顺畅。
此次开题论证会为两项课题的后续推进指明了方向,不仅厘清了研究重点与难点,更凝聚了课题组成员的研究共识。上海政法学院附属青浦崧淀中学将以此次论证会为契机,持续深化教育科研实践,推动课题研究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