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孤立,我做错什么了?————学生心理疏导1
发布时间:2023-03-24 05:38:30 来源: 上海政法学院附属青浦崧淀中学



01

小林是个性格内向的姑娘,不太爱说话,喜欢写小说,高中因为被父母说是“不务正业”而渐渐停笔了。进入大学后,小林遇到的三个室友都比自己活泼外向,很快便热火朝天地融入了各种各样的社团和学生组织,学生会、滑板社、外语社……宿舍只有小林没有加入任何一个组织。
渐渐地,小林感觉和室友之间无话可说了。
后来,室友们出去玩时只会象征性地询问小林。于是,小林开始了一个人吃饭,一个人逛街,一个人看电影的生活。
小林有些懊恼,没有想到“被孤立”这件事也会发生在她身上。她想:我不像她们一样外向爱热闹,就喜欢安安静静地读书写作,我真的错了吗?
那段时间,她一个人独来独往,沉浸在对自己性格的怀疑中。
后来,机缘巧合下她在老乡群认识到一位学姐,之后聊天也很投缘,小林向学姐诉说了困扰她很长时间的问题,学姐对她说:“没必要因为所谓的‘人缘’强行合群,想好你要为之奋斗的目标,大学就不会感到孤独,一个人也像是一群人在共同努力。”
小林恍然大悟,重拾写小说的兴趣,学习之余,她就一个人到图书馆看看书报杂志,为小说积累写作素材……日复一日,她的网文小说阅读点击量已达几百万。
现在,小林已成为一名全职小说家,回想大一时自己被“孤立”,她很庆幸没有迷失自我,盲目合群,找到了专属自己的幸运密码……

02

“你好,我叫小石,未来四年请多多担待呀!”刚刚经历了高考的小石对于大学生活充满期待,尤其是要共同生活四年的室友们。
但是开学没多久,小石与室友们的生活就开始交错,因为不同的兴趣爱好,他们几个很快就有了不同的圈子。小石喜欢音乐,加入了学校的乐队;另外三个室友却都是足球的忠实爱好者,顺其自然地加入了足球队。小石对足球并不感兴趣,逐渐地,他发现和室友们之间的共同话题变得越来越少,回到宿舍后便也越来越沉默。“
但是,和大家兴趣爱好不同,我有错吗?”
后来,在进行一次活动之后,小石和乐队的朋友偶然提起这个问题。朋友非常意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社交圈,你有我们呢!既然无法重合,就相互尊重吧!”小石恍然大悟,他一直局限在“想‘讨好’每一个人”的思想之中,但是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兴趣爱好,也有属于自己的社交圈,“讨好”他人只会丢失自己。
现如今,小石越发明晰自己的目标,在自己的社交圈尽情地绽放自我。

03

大学刚入学的时候,小莉和室友们关系还不错,经常一起熬夜追剧、一起出去聚餐、一起睡到自然醒。可是随着年级的增长,小莉开始思考自己未来人生的规划。她决定要考研,高考发挥失常一直是她的遗憾,这次,一定要成为梦想中学校的研究生。
从下定决心的那一天起,她就改变了自己的作息习惯,每天早上六点起床,在操场跑两圈步再去吃早餐,晚上十一点才从图书馆回到宿舍,洗漱完就早早睡觉。周末,她也泡在图书馆学习,室友们相约一起逛街,她委婉地拒绝了,一次两次,大家也就不再主动邀请她一起了。
另外三个室友都没有读研的打算,慢慢地,小莉感觉自己变成了孤身一人。她和室友们的交流变得越来越少,她起床的时候大家还在熟睡,晚上回到宿舍又早早休息。有时,她看着室友们有说有笑地从外面一起回来,大声聊着刚才看的电影;或者在宿舍群里问要不要一起吃饭,却独独没有@她;后来她还发现她们拉了三个人的小群……“所以……我做错了吗?”
可是……她一遍遍翻着理想学校的官网,知道每一分努力,都是在靠近自己的梦想;她看着镜子里的自己,心想原来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真的会让人的状态变好。她知道自己在变得更好,自律让她拥有成功的把握,如果孤独是必然的代价,那其实也没有太大的关系。
后来,小莉又和室友们进行了一次长谈,也解开了小莉的心结。她意识到,所谓“被孤立”可能只是她有些敏感和多心了,大家并没有恶意。她早晨六点起床,会小心翼翼尽量不发出任何声音;她十一点上床睡觉,室友们即使还在追剧,也会压低声音、戴上耳机;不叫她一起吃饭,其实只是不想打扰她学习……
虽然生活习惯不同,但大家还是会彼此尊重。
哪怕选择的人生不同,最终各奔前程,但别担心,大家仍然可以互相祝福。
如果说每个人的生活是一条线,随着个人的发展,线条的延伸方向也会有所不同,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步调一致、同向前行,但是啊,请珍惜陪伴过的人,感谢每一场遇见,共同走过的那段道路,有着人生旅途中别样的风景。


分享到:
收藏 保存 打印 关闭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