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14日,青浦区进修学院副院长、青浦区“师之蕴”工作室领衔人关景双老师带领全国中小学继续教育网·广西北海青年干部优秀教师课例研修团队来到崧淀中学与崧淀中学“师之蕴·崧韵语文工作室”协同开展主题式课例研修活动。
上午由师之蕴·崧韵语文工作室主持人、崧淀中学刘璐璐老师执教《曹刿论战》,课堂上刘老师首先破题导入,明确“论战”之“战”,其次带领学生梳理文脉,锁定“论战”之“论”,再次从人物品读中,体会“论战”之妙,然后读写结合,回顾“论战”之髓,最后通过作业布置,让学生可以巩固“论战”之得。课堂上老师从容不迫、循循善诱尽显名师风采。课后,刘老师就此课为例,进行了“夯实文言之‘言’ 还原文言之‘文’”课例观点分享,让听课的团队老师们受益良多。
有关于夯实文言之“言”刘老师提出三方面思考,一是学会提问,不能是模糊地指出哪句话不理解,而是明确问题,进而才能有针对性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二是学会积累,文言文的学习是需要积累的;三是学会迁移,检测文言文教学的成果,要看学生是否具备运用已经掌握的文言知识阅读新文章的能力,因此,迁移训练非常重要。让学生在提问、积累、迁移中夯实文言之“言”。关于还原文言之“文”,刘老师提出一是运用诵读,感受文言美;二是巧设主线,感受结构美;三是前后联系,培养整体感。落实“文”“言”结合,“文”和“言”就如同它的两只脚,缺一不可,同时两者又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能否处理好这两者的关系决定着能否上好文言文这一文体。
下午课例研修团队的老师们观摩了由“师之蕴·崧韵语文工作室”全体语文教师带来的主题式课例研修行动的展示,展示活动由崧淀中学语文教研组长胡懿芃老师主持。活动有三个议程:
一是有观察点地“上课+观课”
首先,由崧淀中学李利民老师执教部编版九年级《曹刿论战》一课,李老师带领学生一起回顾孟子生平,简要了解其性善论的思想,利用新媒体技术清晰展示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句子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掌握关键字词的含义,梳理相关的语法现象,让学生能够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梳理文章的脉络结构。
二是有观点地“说课+评课”
课后听课老师进行研修活动,老师根据各自的观察点进行默会和分小组交流,名师团队聆听观摩了整个过程。然后由执教老师进行说课,李老师从背景知识、脉络结构、学情分析、说教学目标、说教学过程及教学反思几个部分展开,分享了对教读课的文言文教学策略的点滴思考。
紧接着由两位教师代表小组根据观察点进行评课,潘辰怡老师代表第一小组观察点进行交流,潘老师的评价分别从一教学目标具体化,目标表述具体,贴合学情,教学目标关联,凸显三维;二教学环节对应性,环节对应目标,环节之间连贯两个方面展开评述。许娟娟老师代表第二小组观察点进行交流,许老师主要从两方面进行评价,一是取舍有度,推行有法,取舍有度是指教学策略的选择恰当,推行有法是指教学策略的实施到位。二是测评有效,调整有数,教学测评,即教学成效的测量与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教师通过正确、积极的教学测评,可以准确的把握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提高教学效果。最后,许老师就本堂课提出了一些建议,一是推行需彻;二是评价需明;三是关注需全。
三是有主张地专家引领
最后由“师之蕴工作室”领衔人关景双老师进行点评和指导。关老师风趣幽默的语言,旁征博引的讲述让在座的老师们叹服不止。关老师从课例研修的内涵行为、主题式课例研修的内涵价值、课例的内涵形态三方面给予了教师们高位引领。教师们通过主题式课例研修用教师的经验解决教学的问题,在此过程中追求讲上课,写上课,上好课。关老师分享了“师之蕴”工作室成员的主题课例,并明确了主题课例研修的观察要点。他指出,在课堂情境与研讨情境里体验,是教师成长的好方法,关老师呼吁教师们回归学科,沉浸课堂,教研改进,学会教学,用笔说话,积累课例成名师。
此次“教读课的文言文教学策略”课例研修活动是崧淀中学语文组在关景双老师带领下对“为学而教的青浦教学”范式的又一次探索。崧淀中学语文组今后也将继续发挥教研组团队优势,组织青年教师以“上课、读课、写课”的方式,在“师之蕴:目标贯通的学习课堂”课例研修中,形成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素养和水平,不断夯实教学能力和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