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5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防范灾害风险 护航高质量发展”,5月6日至12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海政法学院附属青浦崧淀中学开展防震减灾主题教育系列活动。
防灾减灾宣传活动
为努力营造全民参与防震减灾的良好校园氛围,我校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利用多个途径向家长、学生、周边居民宣传防震减灾知识。5月8日,来自八1班的王可同学作题为《防灾减灾,警钟长鸣》的国旗下讲话,她用历史上多次惨烈的地震,提醒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增强防灾减灾的意识,提高防灾减灾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

5月10日,校红领巾广播站向全校师生宣传防震减灾知识,倡议大家要认真参与防震减灾安全疏散演练,加强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的培养,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关爱生命,时刻注意防灾减灾,做到警钟长鸣!

防灾减灾宣传周期间,各班级积极组织,精心设计,创作了一幅幅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防震减灾宣传黑板报,宣传防震减灾意识。



我校还分别通过微信公众号和学校大屏幕向大家宣传国家减灾委员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发布的主题海报“防范灾害风险 护航高质量发展”和主题教育视频,教育和提醒社会各界牢固树立风险意识,增强全民灾害风险防范意识和素养。



防灾减灾教育活动
5月11日,我校利用十分钟队会向全校学生普及防震知识,通过观看科普视频《言归“震”传》,分专题了解了地震的科学原理、上海会不会地震、地震来了怎么办、震前震后做什么、地震预警与预测的区别等内容。还通过科普长图了解“地震时,如果你在学校”该怎么办,让学生学会不同的地点用不同的避震要点,震后要有序撤离等防震知识,从而进一步增强了学生防灾减灾意识,普及了灾害防治知识技能,提升了灾害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从源头上消除风险。

防灾减灾实践活动
5月12日7:50,随着刺耳的警报铃声响起,全校师生立即停止手头一切工作,按照《上政附中防震减灾安全疏散演练方案》开始防灾减灾安全疏散演练。本次演练活动分“室内”和“室外”两部分进行。当第一遍警报声响起,“室内”演练开始,主要围绕“地震袭来时的就地紧急避险”,师生现场情景模拟。班主任首先指挥学生紧急避险,学生立即停止一切活动,以最快的速度双手抱头,躲在课桌底下或者角落,尽量弯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


当第二遍警报声响起,学生在班主任的指挥下,用书本或书包护住头部,按照学校安全逃生的规定路线“安静、有序、快速、稳步”地撤离到操场。


最后,政教处李利民老师做总结点评,他以汶川地震中四川绵阳安县桑枣中学全校2300余名师生用时仅1分36秒全部安全撤出,无一人伤亡的事例,提醒全校师生重视日常的疏散演练,希望大家积极学习有关防震减灾的逃生知识,熟悉疏散线路,以及在紧急情况发生时如何自我保护。

此次防震减灾主题教育系列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学习了在突发事件中迅速逃生、自救、互救的基本方法,提高了面对突发灾害事件的应变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进一步加强了学校安全教育工作。接下来学校还将持续开展此类活动,切实做到防患于未然,警钟长鸣。